在闽西南方向,有一个古老的集镇——湖雷镇。镇北有个山村,叫石坑村。这个村子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东西走向的石坑溪穿流村中,把村子分为南北两侧。民居沿溪而建,建起了数十幢远近闻名、高大雄伟的各式方形土楼民居,这些建筑形成了壮观、各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而“居安楼”便是石坑古民居建筑群中的土楼之一。
居安楼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石坑村中部,位于石坑溪的北侧,坐东北朝西南。它背靠蜿蜒逶迤的“前头畔-白楼背-半天山”山脉,而南望巍峨雄伟的“铜鼓寨-老楼窠-秧地背”山峰,是一处钟灵毓秀之地。
这座房屋属于五凤楼形式,是一座独具客家风格的古民居,由主楼、前厅、两侧厢房、左右两边横楼、下厅堂和官厅(会客厅)组成,全体构造浑然一体。
始建于1750年,并于1773年完工,“居安樓”由吴氏十八世祖渭斋公出资建造。这座建筑占地面积1869平方米,全共计66个房间,其中主樓高21.5米,为五层,每层都有六间卧室和三面环绕的大厅。大廳后面有一道阶梯,每间房间至少有一个窗口,而角落则设有两个窗户。门廊上刻着“居安樓”的三个大字。
主樓底層為倉儲、二、三四層為卧室,最上面的第五層則用作通風散熱或存放杂物。在四樓大廳特別設計:高3.8米,以杉木吊頂,並且兩側牆壁繪畫著壁畫,大門旁邊設有一扇雕花木窗,而後方設置了一道木屏風,上面掛著烫金特制楠木楹聯:“住得高,不忘勤耕苦讀;安定更需至孝精忠。”
除了这些,还有一排围墙连接着所有房间,使整个空间显得更加紧密和整洁。在每个角落,都能找到细节上的设计,如小巧玲珺的小门、小窗,以及经过精心挑选的大理石台阶,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记录。
据说,在过去,这里曾经是一所蒙学馆,用来教授孩子们识字和礼仪。不仅如此,它还是许多成功人士毕业的地方,如富商巨贾、科举秀才甚至是烈士等等。而今天,它依旧是一所学校,让孩子们继续学习,他们将来也许会成为国家重要的人才。
尽管时间流转,但这栋房屋仍保持着其最初设计时期那份坚固与美观。这不仅因为材料选择优良,也因为结构设计巧妙及施工质量卓越。此外,该地区还存在一些特殊文化遗产,比如红军宣传口号被保留在墙上,从而展示了这一区域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