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广大的客家地区,尽管气候已转寒,但依然是一片花团锦簇,生机盎然。唐人张登的《小雪日戏题绝句》中,“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正是描述了这一现象。
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小雪即有记载:“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表明这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古籍。此时还未出现严寒天气,所以初雪落到地面是半冰半融状态,有时也会雨雪同降,是这一节气中最明显的气象学特征之一。
小雪前后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但阴阳不交,使万物失去了生机,因此树木凋零、一些动物进入冬眠。而人也会感觉提不起精神,不像春季阴阳相交,那种舒适宜人的感觉。在这样的季节里,小心翼翼地过着每一天,就如同那在诗篇间跳跃的小鸟,用尽全力捕捉最后一缕光辉。
按照古代的节気划分方式,小雪被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这就指明,小雪时节,如同空谷足音一般,无声无息,只剩下沉重和寂静,而万物都在等待着春意再度回归。
在寒冷的时节,这个时候饮食进补变得尤为重要。那勤劳智慧的客家人都会吃些什么呢?民间谚语有云:“冬吃萝卜夏吃姜”、“十月萝卜赛人参”,确实有一定的道理。白萝卜作为冬季的时令蔬菜,营养丰富,不仅能提供抗氧化作用,还能对预防反复感染有一定的疗效。而清蒸萝卜丸,则是一道广受欢迎且具有深远意义的心灵食物,它承载着家庭和谐与团圆的情感,让人们感受到温暖与安全。
此外,一道淮山炒鸡杂也是客家人的常享佳肴。这道菜以其清香多汁、口感爽滑赢得了众多食者的喜爱。而淮山龙骨汤,则因其滋补养身、助眠退火等功效,被誉为一种极具保健价值的一款美味汤品。不论是在忙碌的一日结束,或是在疲惫之余寻求慰藉,都可以从这些简单却充满爱心的小确幸中找到安慰和力量。
最后,在这个温度渐冷、风开始微凉的时候,最让人怀念的是那些腊肉腌制的声音——“冬腊风腌,蓄以御winter”。这些做好的香肠和腊肉,就是为了将这份温暖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当新年临近,我们围坐在火炉旁,与亲朋好友分享这份难忘的情谊,那么所有辛苦付出的努力与期待,都将化作一场难忘又温馨的大派对。
标签: 道教的三大创始人 、 道教最厉害的人 、 道家学说经典 、 春秋战国道家代表人物和思想 、 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