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泂的诗句“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中,我们感受到了初秋时节的微妙变化。夏日的酷热尚未完全消散,而一阵阵清新的秋风却已经悄然到来,带给人们千金难买的舒适与惬意。这段时间被称为“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第二个节气。“处”字意味着结束,“处暑”代表了炎热与凉爽交替的过程,但此时大部分地区还会遭遇短暂回暖。
在这转换之际,人们开始采取措施抵御即将到来的“秋燥”。一些人煎药茶、食用鸭子,以此来缓解干燥;另一些则选择远离市区,前往郊外游览,与初冬的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
画家老树通过其作品《处暑》捕捉了这一时刻。画中,一位身穿长衫的人站在拱桥上远眺。在微风吹拂下,草木轻舞,如同有了生命和灵性。湖面轻波纹涌映射出阳光,让人心向往之。此番生动笔墨描绘了田园生活景象——壮丽、温柔、旷达——让人不禁动容。
宋丰光和张锦平也以《秋妆》展现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画作的手法。他們借助人物情韵表现出秋天独特的情感。在红黄紫色的灌木丛间,一群少女正在流连。她们以自然之美作为妆容,以恬静安适的心态接受这份自我净化。而细腻而精致的线描与色彩结合,使得造型既精妙又情趣盎然。
在这个时期,我们对秋天景致赞叹不已,同时对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表示感恩。在农作物收获期间,大多数家庭举行祭拜仪式,用供品或旗帜表达对土地公恩泽的敬意,有些甚至不洗净脚上的泥土,以免失去祝福。此时正值好酒好菜祭祀土地公,而农夫们则忙碌地劳作,这一切都反映出人们对于丰收最真挚的情感。
随着“处暑”的结束, 秋意渐浓,即使云彩也变得疏淡而淡漠。人们举办各种民俗活动,如煎药茶放河灯、开渔节等,为这一天增添仪式感和烟火气。而这些活动也是对这个特殊时刻最好的庆祝,它轻抚走最后一点夏日余晖,为我们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初冬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