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昆山的民间文化中,有一项独具特色的活动叫做“龙戏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初年。据《昆山市志》记载,1917年,由于周庄西中街发生大火,烧毁了许多房屋,这场灾难让当地居民深受影响。为了防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地方上成立了“水政会”,购置了现代化的消防设备,并决定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日为“龙戏节”。这一天,全镇都会举行救火演习,队员们将装备齐全的水龙抬至南河滩,然后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比赛,以展示速度和效率。
此外,“龙戏节”还包括两天的表彰仪式,在城隍庙前的戏台上,每天两场免费观看,一晚出售门票用于支持“水政会”的运作。这两个夜晚,不仅吸引了周庄本地的人群,还有来自四乡八镇的大批观众前来观赏。值得注意的是,在表演过程中,一些与火有关的情节被禁止,因为那是对过去火灾的一种忌讳。而在某个特别的角色扮演环节,即所谓的“跳加官”,神明不得穿着红衣,而必须换成绿衣,以避免触犯禁忌。此情此景,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活力的年代,那里的每一次庆典都充满了对安全和社区团结的重视。
标签: 庄子之后的道家代表人物 、 道家现代代表人物是谁 、 三清道祖 、 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 、 身之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