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温暖江苏昆山元宵节习俗与传统

旧历年从腊月廿四夜的“送灶”开始,一直延伸到新年的正月十五“上元节”,这段时间跨度最长,亦是世界上最为特别的一段时光。而元宵节,则是这个过程中气氛最为热闹的时刻,人们把它称作中国的狂欢节。《昆新两县合志》记载:“上元节,鸣金达旦,曰闹元宵。”在这个夜晚,昆山市民会举行灯会,因此又被称为“灯节”。

在正月十八之前,每家每户都会挂起三盏点燃了清油的小灯,这些灯火散发着诱人的光芒,在街头巷尾形成了一片繁星般的景象。舞龙、舞狮、高跷和湖船都成为那一夜不可或缺的活动,而丝竹乐队则在街道上传唱着悦耳的声音,小孩子们手持兔子灯和鸟兽灯,在大街小巷间追逐嬉戏,不分日夜。

城隍庙放出的特大琉璃灯,即所谓的大珠灯,是居民心仪之宝。这盏五尺直径、饰以流苏的大珠灯平常吊挂于庙宇梁下,只有在元宵之夜才放下来供人近距离观赏。清代时期,还有一种儿童扮演戏文角色的游戏叫做走马灯,但因奢华被淘汰后,被六面绘有戏曲人物图案纸灯取代,这种自转自动回转的纸燈至今仍然受人喜爱。

昆山南街上的木匠公所成员以其精湛技艺著称,他们能无论如何翻身而不熄蜡烛中的火焰,因此被誉为老龙。在各乡社庙设桥塔燈,每个角落都装饰着八层八角形的小楼,每个角落悬挂八盏彩色球形燈笼,从远处看去,就像一座闪耀如同天际巨大的塔顶燈塔。

此外还有妇女们走过三座桥梁,以消除疾病和避免灾难,同时增添吉祥。这种习俗虽已不再限于元宵,但却成为了其他庆祝活动的一部分,如婚礼、生日等,并且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其中,有了新的民谣:“走三桥”带来健康与幸福,“聪明读书好”的智慧,“事业步步高”的成功,“青春更苗条”的美丽,以及“童颜永不老”的永恒青春。

最后,在巴城寺里,有一个古老习俗,那就是烧香祈求丰收并占卜吉凶。此外,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昆山还有一些独特食物,比如白糖圆子(不是今天普遍吃到的宁波汤圆)以及馄饨,还有扬糊涂(又名扬粉粥),这是用米粉加各种蔬菜、肉类和豆制品制作成美味羹。此外,还有一个文化性的习俗,那就是打解答问题的问题,即传统文化中的谜语游戏,即使现在也依然盛行于昆山社区之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