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昆山民间龙戏节:探秘冬至图片背后的数据故事
在古镇周庄,一个独特的节日——“龙戏节”——被公议设立,并始于民初时期。据1992年编撰的《周庄镇志》记载,1916年的农历五月五日,一场大火席卷了西中街,导致百余间民房被毁。为了弥补损失,翌年的六月份,地方上成立了“火政会”,并筹集资金添置新式灭火设备。
自那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日便被定为“龙戏节”。这一天,全镇救火队员们将集合在中市街圣堂,然后抬着装有水和化学消防剂的“水龙”列队前行,最终集中于南河滩。在那里,他们将进行一场竞赛,以决定哪支团队能够最快地释放出水来。这场比赛不仅是对勇气和技能的一种展示,也是一种庆祝社区团结与合作精神的手段。
除了这项技术展示,“龙戏节”还包括了一系列表演,如模拟消防行动、武术表演以及其他传统艺术形式。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当地居民,还吸引了来自四乡八镇的地方人士,这些人在城隍庙前的戏台上观看表演两天,每晚都售票以筹集资金用于维护公共安全设施。
然而,有一个重要的规定需要遵守,那就是不能穿着红色衣服,因为红色象征着火,而绿色则象征着水。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上演任何与火有关的情景都是禁忌,比如剧目中的“连营烧敌”。
通过这样的庆典,我们可以看出,在过去,当地社会对安全管理非常重视,并且已经发展出了专业化的消防组织。而今,“龙戏节”的仪式感已经成为一种文化遗产,不仅体现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了他们共同回忆和庆祝的一个重要时刻。
标签: 道家神仙谱 、 道家著名人物都有谁 、 南华真人在道教的地位 、 道家学说书籍 、 道教的著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