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民间在元宵节的诗歌里绽放仿佛百花争艳各自传递着独特的情感

农历二月十二,是百花节的日子,这一天在昆山老一辈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尽管这个时节,天气尚未完全转暖,百花尚未盛开,但少女们仍会剪碎五彩斑斓的丝绢,将其粘贴于枝头,创造出假花,为此聚集观赏。这场景被称作“赏红”。而妇女们则以彩绢为装饰,插于发间,以示庆祝,这便是“应节”的习俗。

《昆新两县合志》中记载:“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花神生日,此时各类植物都要沐浴春光。”蔡云在他的《吴》的诗篇中写道:“百花之生,就是最美好的时刻,那时候春意已经初现,但还不到真正的盛夏。各种色彩交织成锦绣满园,而我们还要加点装饰来庆祝这位 花神。”

如果这一天晴朗,被视为一年之中收获喜讯的一个征兆。在昆山乡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无论是好是坏,都看那二月十二”,这里,“二”念作“宜”,暗指这是一个重要的吉祥预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