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不成文子解读上仁4御诗之谜

题文诗:鲸鱼失水,制于蝼蚁,君舍所守,与臣争事,制于有司。君不任能,而好自为,则智日困,而自负责,数穷于下,则不能申理,行堕于位,则不能持制。智不足以治,威不足以刑,无以下交。喜怒形心,嗜欲见外,则守职者离正阿上,有司枉法而从歪风。赏不当功,诛不应罪,上下乖心,君臣相怨。

百官烦乱,而智不能解,不知为道,以禁苛为主,那么百官之事各有所考。老子曰:“鲸鱼失水,则制於蝼蚁;人君舍其所守,而与臣争事,则制於有司。”鱼不可失水,君不可亡道。在无为中持位,用职者听从取容,让贤者藏智而不用,将责任推给上级。当人君过度自作主张时,就会导致智慧日渐衰弱和责任不断增加,最终无法处理问题或维护自己的权威。

喜怒形于心表露在外,这样的领导者往往难以控制情绪,从而导致部下的混乱和怨恨,同时也影响了国家的正常运转。而且,当一个人的私欲显露时,他们可能会被奉承,也可能被谀言蒙蔽,这样一来,便容易陷入错误的决策。

真正的领袖应当是既无为又能取得成效的。如果建立规矩却受他人的限制,那么即使是最好的计划也难以为继,只能是一场空谈。而那些能够驾驭自己内心欲望的人,即使没有明确行动,也能保持清醒头脑,使得工作更加顺畅。

因此,我们应该像老子那样去思考问题,不用自己的意志去干预世界,但又能够让这个世界按照自然法则运行。这就是“扃”和“闭”的含义——只有在内心深处没有任何杂念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关起门来,没有任何外来的干扰;同样,在外界没有任何负面影响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开门迎接新机遇,没有任何阻碍。

总结来说,无为并不意味着做什么都不做,它实际上是在寻求一种平衡,一种既不会让个人能力受到束缚,又不会因为个人偏见而迷失方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每个官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职责履行任务,每件事情都可以得到公正合理的处理。而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大道理——一种既简单又深远、既易学又难掌握的心灵境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