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理道长,1932年1月6日出生于河北的古城塘沽,1960年踏上修行之路,投身华山王母宫,与法山道长结为师徒。接下来的三十余年,他在眉县汤峪远门口老君洞深造,不断探索真经。1987年,他将修炼之地迁至钟吕坪老君洞,并于1989年,在北京白云观受戒,由名高望重的方丈王理仙传授戒号治道子。
随后,他又移居太白山太白庙,一直住了九年的时间。在这段期间,他不仅继续研究道教经典,更被誉为八大师之一的引请大师传戒。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宝鸡市和眉县的道教事业发展,为此他甚至得到了香港飞雁洞刘松飞先生、谭召先生的大力支持。他利用这些资源主持了钟吕坪八仙殿和太白庙前的石桥工程,并成功收回了太白庙产权,这对于恢复眉县道教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一位关心青年学子的导师,王兴理 道长一直倡导严格遵守道教戒律,不仅如此他也强调要将真实的情感与精神内涵融入到学习中去,而不是单纯追求形式上的仪式。这份关怀与热忱,让他的形象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一抹深刻印象。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北京东岳庙住持袁志鸿曾这样描述过王兴理 道长:他那双丹凤眼仿佛能透视人心;国字形脸庞加上巨耳、挺直鼻梁,以及周正口型,使人一目了然;头顶盘起乌黑发亮发髻,加上红润面色,无不透露着健康养生的秘诀。而他的身材魁梧,一米七五高,以海青色的布袍打扮,如同穿越时空的一位仙人。他不仅是修行者,更是一位散发出神秘气息的人物。当他开口说话,那声音既温柔又沉稳,让人如同置身于静谧的自然风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