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诗解微明1道如开天眼随之一天便能洞察全局

老子曰:道可以弱,可以强,可以柔,可以刚,可以阴,可以阳,可以幽,可以明,可苞裹天地,可应待无方。此与【道原】篇意同也。知之浅,不知之深,知之外,不知之内,知之粗,不知之精,知之乃不知,不知乃知 之,以此观之,无为而治。

文子问曰:人可以微言乎?老子曰:何为不可?唯知识言,而不以言言也。争鱼者濡,逐兽者趋,是非乐于其所争耳;故至言去言、至为去为,而浅识的人所争者皆末节矣。夫“语有宗”,事有君,“夫为无智,是以不吾智”。由是观之,即使忘却其语,也可与他人共语。

文子又问曰:为国亦有法乎?老子答云:“今夫挽车者前呼邪轷后亦应,此挽车劝力歌也虽郑卫胡楚音不同此义也。”治国需礼仪,但在于实际行动而非空谈辩论。“法令滋彰盗贼多”出现,这正是因为过度的繁复和不切实际的规定导致了更多的犯罪行为。

总结来说,我们应当追求一种简约朴素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沉迷于繁复的事物。在国家治理方面,更应该注重实效和实际行动,而非空谈辩论。这就像驾车一样,只要知道如何适当调动力量,就能顺利前进,就没有必要进行复杂的演奏来吸引注意力。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追求一种高超但又平实、简单但又深刻的情感交流方式,与他人共同探索生命的真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