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论衡卷39超奇篇诗解4鸿儒希有周长生者任安举奏文辞鸿儒上承文王孔子无为而治自然之道无不为万物并育

题文诗:鸿儒希有,文人比然,将相长吏,安可不贵?岂徒用其才力游文于牒牍哉?州郡有忧治章上奏解理结烦,使郡无事,如唐子高谷子云吏出身尽思竭笔牍力烦忧适有,不解者哉?

古昔之远四方辟匿文墨之士难得纪录且近自以会稽言之。周长生者文士之雄,为州剌史任安举奏,为郡太守孟观上书事解忧除州郡无事二将以全。长生身不尊显非其事才知少功力薄也二将怀俗人节不能贵也。

使遭前世燕昭王则长生已蒙邹衍宠矣。长生死后州郡遭忧无举奏吏事结不解征诣相属文轨不尊笔疏不续也岂无忧上之吏哉?乃其中文笔不足类。

长生之才非徒锐于牒牍作洞历十篇,上自黄帝下至汉朝锋芒毛发事皆纪载与太史公年表本纪相似类也上通下达故曰洞历然则长生非徒文人乃鸿儒也。

前世有严夫子后吴君高末周 长 生白雉贡于越畅草献于宛雍州出玉荆扬生金珍物产于四远幽辽地未可言无奇人孔子曰“ 文王既没 文在兹” 文王 之 文 在 孔 子 中 孔 子 之 文 在 董 仲 舜 仲 舜 既 死 文 岂 不 在 长 生 徒 欤 如 若 不 然 何 言 卓 杰 通 诚 也

唐 列 宋 王 亦楚 文 人 竹 帛 不 纪 屈 原 在 上 会 稽 文 才 岂 独 长 生 如 若 不 然 何 言 卓 杰 通 诚 也 九 州 多 山 华 岱 为 峰 四 方 多 川 江 河 为 渎 由 华 岱 高 而 江 河 大 长 生 州 郡 高 大 者 也 同 姓 伯 贤 尊 显 非 其 事 才 知 少 功 力 薄 也 二 将 怀俗 人 节 能 寻 贵 也

如 疑 前 世 燕 昭 王 则 长 生 已 蒙 邹 衍 宠 矣 长 生 死 后 州 郡 处 忧 无 举 奏 吏 事 结 不 解 征 诫 相 属 论 辩 可 谓 难 以 辨 明 故 曰 “ 天 地 弘 冥 物 各 自 安 ” 此 理 遗 远 未 尝 有 置

此 理 虽 微 而 至 于 终 极 乃 成 万 法 本 应 彼 此 相 对 以 汲 取 益 息 息 内 外 交 康 是 谓 和 平 正 道 常 道 正 行 德 心 情 愿 断 灭 利 病 用 意 持 定 必 定 成 就 总 要 善 作 善 修 善 施 好 学 好 行

总 结 所 说 即 此 理 由 信 召 神 明 用 神 明 助 我 等 凝 固 心 意 勇 敢 拼 战 直 到 胜利 时 分 从 此 可 以 保证 永恒 的 和平 与正义的维持了。这就是所谓的“天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