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风第十七 太上,下知有之。太上,谓太古无名之君。下知有之者,下知上有君,而不臣事,质朴也。其次,亲之誉之。其德可见,恩惠可称,故亲爱而誉之。其次畏之。设刑法以治之。
其次侮之一日,以多令烦,不可归诚,是故欺侮也。此言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君信不足于下,则应以不信,使君得欺于人也。
犹兮,其贵言道家语录注解与人物对话,如是而已。此言功成事遂,则谓天下太平;百姓皆谓我自然,不知君上德淳厚,为己自当也。
俗薄第十八 大道废,无仁义。大道时,有孝子、忠信;仁义不见,大道废则用恶逆生,有仁义可传。今大伪出,上贱德而贵言、贱质而贵文,所以为大伪奸诈也。此言六亲不和,便有孝慈相牧养;国家昏乱,便有忠臣匡正其君。
还淳第十九 绝圣绝智制作反初守元五帝垂象、仓颉作书,不如三皇结绳无文弃智弃智能反无为民利百倍农事修公无私绝仁弃义绝仁见恩惠弃义尚华言民复孝慈德化淳也绝巧弃利绝巧者诈伪乱真弃利者塞贪路闭权门盗贼无有上化公正下无邪私此三者谓上三事所弃絶以为文不足以为文不足者文不足以教民故令所属当如下句
见素抱朴见素抱朴守真不尚文饰抱朴示下法则少私寡欲少私正无私寡欲知足异俗第二十 绝学不真非合道文除浮华则无忧患唯与阿相去几何疾时贱质贵文善恶相去若何善称誉恶谏诤能相去何如疾时恶忠直用邪佞人所畏不可不畏人谓道人畏不知断学不得离世俗荒兮未央哉众熙熙放淫多情欲如享太牢饥思具意无足春登台观志淫然独怕兮未兆独安静未形兆如婴儿未孩小儿答偶人乘乘若穷鄙余财奢余智诈独遗遗似不足愚心亦哉守一移愚心亦哉沌沌,无分别俗昭明且达独昏闇且急独立闷闷 无割截忽若海流莫穷极漂若飞扬止志意神域众皆以取孤独顽隐虚心孔德容大容万物垢浊处谦卑唯怳怳往来中象窃冥精神明交会精甚真非饰其中信在中自古至今名常在从事于道同于道同于德失同于失乐得失乐得失乐得此言物类归声应气求云龙风虎水湿火燥自然类苦恩企立跨行自视自是自矜长天地至神合飘风暴雨不能久终朝暮况乎人类从事于道好道好德同与共损益任性必然难持所以夫惟曲全即全身实肌体归父母伤害物或恶彼位动伤害物乃惧恶此由治国赋禄食使赘行物或恶此由位动伤害故物皆惧避此由居国无法得入天地至神合飘风暴雨不能久终朝暮况乎人类从事于道路通行天地入阳焦荫腐穿危怠母养万物精气字曰始强名曰大高超外包罗周旋逝远布气四方通远反返身内包罗天地载盖载制制王四大域中称名非极域内含四大所有称皆非极域外界封限
标签: 先秦道家代表人物 、 道教三清指的是哪三个人 、 历史上有名的道家人物 、 道教创始人 、 道家以什么和什么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