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探索成为“学修并进”人才的路径与评价大道至简之道 - 天然道观
在当今社会,道教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和应用。一个宗教,其教化出发点是人(信众),其主动施予和进行教化的是人(道人,或其他宗教教职人员),其信仰或效法的对象还是人(神仙或超人)。因此,从多方位角度来看,关注于“人的问题”,或许才是真正关注到了宗教根本所在。
针对作为五大宗教之一的道教,究竟什么样的人是道教需要的人才呢?首先要说明一点,即使相比以前,今天的道教有了长足进步,如宗族环境宽松、信徒增加、基本生活保障等,但仍面临缺人的问题。常见现象包括庙宇仅有一两位老修行者,而无继承者;景区内未设正式居住的修行者;宫观虽有人流入,但留下难题。
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建立稳定的人力基础,然后再优中选优地培养人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标准和底线地收取任何人。建立长远目标,从每个进入体系中的“人”开始进行基本建设和考核,以提升文化素养。虽然济度天下为理念,但这并不代表无限收容。
严把门槛,对各宫观执事者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他们既需为未来负责,又需维护当前发展与安全。这要求执事具备判断优劣能力及平衡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决策能力。
时代变化,我们应以发展眼光看待培养人才的问题。在过程中可能出现大量精力财力投入后人才流失的情况。如果能以更好心态甚至从整体发展高度思考,则仁者见仁。此外,每个宫观根据需求,有经忏、讲经说法、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需求不同,反映了多样性修行方式。
何谓人才?能够为道德发展做出贡献即可称之。不拘一格降才,让定义多样化,使方向丰富起来。此外新入门的小修士应避免迷失方向,只求纯真一念去修行,不愧于“修行”。最后,将四项标准总结:“上靠得住,上有造诣,品德服众,当关键时起作用”,只有认真做才能意识到大意所在。
标签: 道家代表人物及经典 、 道家理想人格的主要内容 、 道教孙真人是谁 、 道家经典名言感悟人生 、 十大道家人物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