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周通玄广德洞真真人于善庆

于善庆,即于志道(1166—1250),字伯祥,道号洞真子。于善庆自幼淡泊名利,通览经史,年轻时便抛弃了肉食生活。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马丹阳归隐宁海后,于善庆投入其门下,并且他的父母和姐妹也跟随他皈依道教。当马丹阳去世后,他受到刘处玄和王处一的指派,被派往关中寻找丘处机。在这段旅程中,他先是在终南祖庭拜访李灵阳,再次按照李灵阳的嘱咐前往平凉参见崔羊头,然后又来到了陇山龙门洞,以丘处机为师。

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丘处机命令他前往洛阳向谭处端致以书信,不久谭处端就去世了。他又返回关中,在翌年的某个时候,与丘处机一起居住在终南祖庭内。明昌二年(1191年)的时候,丘处机离开了终南祖庭回到山东,他则被派往沂阳石门全真堂,与蒲察道渊成为同伴。在此期间,他曾一度隐居在陇州吴岳的一个洞里自修,并凿造了一座小庙作为自己的居所。他还曾多次前往燕京朝拜王处一,最终成为了除了郝、孙以外的全真七子的五位弟子中的共同人士。

泰和三年(1203年),当时陇州牧官保奏他为“冲虚大师”这一职称。而泰和五年(1205年)的时候,他再次去了山东栖霞与丘處機相聚,并受到了其催促回归。途径林虑之后,他隐居在天平观,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接下来的一些日子里,当时任职于终南祖庭的毕知常持有圣旨前来催促他返回汧陇地区,而这一次他的名字从“于善庆”变成了“志道”,并决定西返关中。

泰和八年的某个时候,大金国对宋朝发起了攻击,但随着宋金两国达成协议,大批宋军俘虏留在关陕地区许多人都纷纷到吴岳求得成为一名道士。于是,“于善庆”收养了数百人,让他们分散开设各地的小庙供奉。而正大三年(1226年的某一年),金廷特意遣使征召他,就任中太一宫提点这个高级职位。此后不久,当蒙古帝国攻占大梁城而建立起新政权之际,他们遣使四方寻找三教中的杰出人物——包括佛教、儒家以及道家的代表人物——并将“于善慶”列入榜首,被召唤北上接受封赏。当太宗十周年纪念之际,又进行了一系列选拔试炼,其中包括对所有宗教领袖的考核与评估,“于善慶”的表现令人满意,因此被授予“通玄广德洞真真人”的尊号,同时还被任命为重阳宫住持,并负责管理整个地域内所有相关事务。

接下来的15个春秋季节里,“于善慶”积极推动重阳宫的大规模扩建工程,同时主持修建甘河遇仙宫及磻溪长春成道宫,还参与组织罗天大醮活动。此外,由於应邀赴巩昌总帅汪德臣请求传授全真道学术知识,使得他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展。在晚期,其逝世时间是元海迷失后的第几轮称制之后,但遗著《洪钟集》流传至今,为后人的学习提供宝贵资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