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章之要旨在于揭示知識與俗學的分界,指出後者往往阻礙於固定的觀念與言論,不涉及真實的境界,因此對於修道無益。相反,真正的學問則能帶來利益,因為它能使人深入理解宇宙之道,體悟到玄妙無窮,不會再三迷失自己的心思,這便是獲益。
此外,有些人可能認為真學有損,但其實通過修行而逐步達致道德品質,使自己遠離情感和欲望的束縛,因此稱之為損害情欲。有些人則從俗學中漸進至真理,得以悟到宇宙之道,這種過程被稱作獲益。
還有一些人可能先自我損耗後又獲得他人的益處,即他們首先體驗到了玄妙境界,再將這份智慧傳授給他人,以此方式助長他人的修行,使他們也能達到覺悟。這就是所謂的互惠。在某些情況下,也有人因別人的修行而受益,即使自己並未直接參與,但見證了他人的成果,也努力跟隨進行修練,一旦功夫圓滿,便能悟透玄機。這種現象被稱作自我受惠。
總結來說,有的人最終會歸向正途沒有什麼困難,而那些不能進入正途的人就容易受到困擾;不做任何事是一種大大的教誨。大師們所持有的智慧是忘掉有和無間隔,最完美的是既不追求有也不追求無,只需找到最根本的心靈宗主,那麼內心就會充滿明晰,可以開創大業。此乃成就大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