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代表人张伯端,紫阳真人,公元983年至1082年,是北宋时期的著名道士和内丹家。他的思想在三教合一的基础上,以内丹为修仙之路,主张“性命双修”,认为炼金成仙是通过内炼使精气凝聚不散、结成金丹实现的。他继承了陈抟内丹学说,将炼养分为四个阶段: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同时,他也受到禅宗“明心见性”的影响,将修行与禅宗相结合。
张伯端曾中进士,但因看破红尘而放弃仕途,后来他在成都遇到了一位仙人(有说法是刘海蟾),接受了其授道,并著书立说,为道教南宗紫阳派奠定了根基。在晚年,他返回江南传道,被尊称为大慈园通禅仙紫阳真人,其思想被划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对应着他三本著作:《悟真篇》、《禅宗诗偈》和《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
他的主要著作《悟真篇》以阴符经和道德经为依据,对于内丹学说的阐述极具影响力,被视为最重要的实践指导书之一,与魏伯阳的《参同契》齐名。尽管没有亲自创建学派,但在逝世后形成了庞大的南宗流派,其中包括石泰、薛道光、陈楠和白玉蟾,这些人物被尊称为“南宗五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