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少取能多得引雷诀手势指向心智之明灯不贪多狂澜中迷失方向

一、 诚实超越狡猾,坦诚胜过机巧。 过于强硬的主张和自作聪明的行为,最终都会如同流星般短暂而逝去,只有真诚与坦率才是人生处事的坚固根基。 人的一生,决定自己站稳走远的关键因素有两个:第一个是能力,第二个是品行。 “品行”是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站稳脚跟的根本基础,而“能力”则是实现个人目标的手段,但这种能力绝不是投机取巧的策略,而是一种以德为本、智慧为辅的真正力量。

在战国时期,鲁国的大臣孟孙打猎得到了一只小鹿,就命令他的车夫秦西巴将鹿装入车厢带回家。

当秦西巴将鹿装好准备离开时,他注意到母鹿一直紧随其后啼叫不舍,他深受感动,便将小鹿归还给了母鹿。

然而,当孟孙回来后,一见到小鹿就要求秦西巴交出,小子却解释说:“我看到母鹿追逐不息,我心存同情,所以把小子还给了它。”

孟孙听后大怒,将秦西巴赶出了家门,不过没过三个月,又召回他,让他成为自己的儿子的老师。

车夫询问孟孙:“过去您因为忠诚驱逐他,如今又让他回到您的身边做师傅,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孙回答:“这人对待弱者如此无私,即便对我的孩子也不会伤害。”

一个人或许会因为自己的忠诚而遭受利益上的损失,或许也会因为过分善良而遭受别人的欺骗。但请不要怀疑,更不要放弃,因为所有善良和忠诚最终都会带来光明。一切心中的念头都能影响我们的生活,无论好坏,都会影响我们自己。这就是为什么说狡诈无法比拟善良,卖弄技巧无法比拟坦然。

《道德经》中有一句名言:“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树木如果呈现自然弯曲形态,那么它就能够免于被砍伐;屈服才能得到伸展;低洼地带反而能够充满水分;破旧才能焕发出新生;少取反而能多收获;贪婪反倒陷入困惑。

正是在这样的人生哲学指导下,我们才能避免世间纷争,不用刻意争夺,以此保持内心平静。当你拥有真正的心智,你就会明白谦卑胜于傲慢,对待财富应该节俭,不要急于求成先前一步。

二、所以那些真正懂得智慧的人往往选择隐居民间,他们遵循这样的原则,“我持三宝以宝之:慈悲、节俭以及不敢先天下”。他们以慈爱为宝,以谦虚为宝,以节约为宝,从看似贫乏的地方获得最终丰盛的人生。

楚庄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之后,他回国奖赏他的大臣之一——孙叔敖,但孙叔敖拒绝接受其他任何土地,只愿意接受汉水附近的一个地方,这里被称作“寝丘”。

人们对于这一举措感到惊讶,因为这个名字听起来不好,并且那里的沙石遍布,没有适合耕种的地方,看起来像是愚蠢之举。但实际上,这似乎吃亏但又有些“愚蠢”的选择,在未来竟然惠及了他的子孙几代。

这是因为楚国法律规定,大臣享受到禄位和奖励之后,他们所拥有的土地只能传给第一代继承人。如果那块土地实在太差,那么没有人关注,也就意味着可以持续保留下去。

因此,你认为吃亏并不一定真的吃亏,你认为占便宜也不一定能够真的占便宜。

韩非子的著作中有一句话:“圣人的治理方式,是抛弃智慧与技艺。”

使用智慧与技艺,却不能长久运用普通百姓就会遭遇灾难君王也必定导致国家衰败。而对于我们来说,如果不能洞察这些规律,用自以为聪明的手法企图达成目的,那你的自视过高就会使你的生命充满笑话。而真正聪明的是知道自己并非完美,因此不轻易妄断,有德行作为依靠,则可顺应万象变化,与天地合一。在这样的认知下,我们学会珍惜简单纯朴的情操,从容面对一切挑战,为达到更高境界奋斗努力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