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初平,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見其良謹,将至金華山石室之中,四十餘年翛然不復念家。其兄初起尋索初平,歷年不得,後見市中有一道士善易,而問之曰:吾弟牧羊失之四十餘年,不知存亡之在,願君與占之。道士曰:昔見金華山中有一皇初平,非君弟乎?初起聞之驚喜,即隨道士去,求弟果得,相見悲喜。
語畢,兄問初平曰:牧羊何在?答曰:近在山東。初起往視之,但有白石壘壘,再謂弟曰:山東無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自不見。兄與 初 平偕往尋之,由是白石皆起成羊數萬頭。
兄乃以此事告世人,以為可學者多矣。而沈建亦好道術,不肯仕宦,只修導引服食法,又能理病,每到遠行,便寄奴侍三五人、驢一頭、羊數十口,每給藥一丸云:“但累屋舍,不煩飲食。”
後百餘日,而奴侍身體光澤異於食時,其驢羊俱肥健。但每當抵觸人時,便吐逆不視,更欲逃避,這種情況令主人驚奇。
經過三年時間後,他便返來,並將藥丸再次分發給奴侍和驢羊,使他們恢復了正常的飲食習慣。此後沈建斷絕了進食,就能舉身飛行,或來或去,如此三百餘年,他才終於消失無蹤。
而王遠則是一位博學多才的人,他對天文圖讖河洛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可以預知天下盛衰吉凶。他曾被孝桓帝征召,但他並未出現,只留下題字於宮門扇上,這些字跡竟然如同生銹一般嵌入木材內部。他最終因仙遊離開了人間,而他的家族卻依舊繁榮昌盛。
蔡經雖是小民,但骨相顯示他命中應該得仙,他的師父方平就因為這個原因而前往拜訪他。在那次拜訪中,因為蔡經身上發生了一系列不可思議的事情,比如他的皮肤燒焦且發熱直至只剩下骨架,但最後又恢复原樣,而且還變回十八歲的模樣,那時候方平就認識到了蔡經將會成為一個大人物,所以決定帶著他一起走向仙境中的道路。而麻姑則是一位神秘古怪的女子,她的一言一行都充滿神秘色彩,她甚至能夠用自己的爪子擲出米粒轉化為丹砂。但最終她還是選擇了跟隨方平返回仙界。
涉正則是一位說秦始皇時代的事物像看昨日的情景般清晰的人,在漢末期由二十歲開始跟隨某個人到吳地生活,一直閉目養精,一旦有人請求開眼,就會突然間打開眼睛,有如霹靂電閃的光芒照亮周圍一切,也讓那些旁觀者感到震撼和敬畏。不久後涉正又再次閉上了眼睛,並且從此消失于世間。而他的故事就這麼傳唱千古了。
标签: 让人开悟的四个字 、 道家的含义 、 道德经有为而无所谓 、 道法自然道德经第几章 、 老庄的思想及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