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心不死 道不生 欲不灭少取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狡诈难敌善良,手段不能比坦然。人生之路,以德行为稳固的根本,以智慧为达成目标的有效途径,但这份智慧绝非投机取巧的谋略,而是以善良为基础的深远见识。在战国时期,鲁国孟孙得鹿,不忍母鹿离散,即使遭后主责罚,也终能重用其师父秦西巴。孟孙悟到,不忍心伤害小鹿,更何况伤害自己子嗣。此理同样适用于我们:忠诚或善良虽有暂时损失,但终将给予回报。

《道德经》言“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即树木曲折免被伐;屈就才能得到伸展;低洼可充盈;破旧必有更新;少取者得更多;贪多恐致迷惘。当我们不争世间万物,便无人与之争。此乃真正有智者的谦卑态度,如“三宝”之一慈悲,为天下先者,其实皆表明在乎“匮乏”的境界中获得真正丰富的人生。

楚庄王胜利归来奖赏孙叔敖,只愿接受名字不好听汉水旁边的一片地,这看似吃亏却让子孙代代受益,因为法律规定大臣子孙收回土地,而那片地因贫瘠无人觊觎,从未有人动过。这教导我们,看似吃亏并不一定是吃亏,看似占便宜也不一定真的占便宜。

圣人的治国之道去除智巧与诡诈,用此治国,则民众自食其果而君王国家危亡。此乃告诫,我们应当明白所谓聪明才智,并非浅见自作聪明,而应持守淳朴善良之德,是真知灼见。而那些刻意妄为只求一时成功,却不知自然发展规律的人,他们最终将发现自己的聪明只是笑话中的笑料。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