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教特点与道德经81章全文解读物品背后的哲学深度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特色,内容包罗万象,是中国文化的混沌现象。它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诸子百家中的思想和伦理观念、民间信仰等成分,又借鉴了佛教的宗教形式,逐步成为具有中国民众文化特色的宗教,最能代表中国的本土文化,其教义教理已深入民间,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信仰。

然而,由于道教这个大葫芦里面装得东西实在是太多、太杂了,所以从古至今也引来了不少非议,如马端临《文献通考》中评价道教仅用了四个字“杂而多端”。然而,正因为它杂,所以才能够综罗百代、兼收并蓄,保留了中华民族大量的古籍文献,使它们不致失传;正因为它多端,所以道教文化才可以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上自哲学思想、自然规律、宗教信仰、治国用兵;中有经世谋略、人生经验、养生之道、医药健身、中有方技;下至民俗祭祀、大众娱乐艺术,无所不包,无所不含。

况且,虽然如此,但却并不意味着乱。相反,它们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道”字展开。这一主题贯穿着整个神仙世界,从老子的《道德经》到后来的各种神仙故事,无一不是围绕着这一个中心概念演化而来。

其次,在追求肉身长生的道路上,不同于其他许多宗教学说,对生命和现世利益持有积极态度。作为一种关注生命和人本主义的人类活动,它探索寻求养生之术,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在这种对生命尊重和敬畏基础上,它孜孜以求探索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即修炼成仙,这是一种超越常人的生活状态,而非简单地追求肉体上的永恒。

最后,在神仙信仰方面,也体现出了独特性。不同于一些只崇拜单一最高神灵或某种抽象概念的心灵实践者, 道士们崇尚的是广泛存在的一系列形态各异但又内心统一的大自然力量,以及人类社会中的先行者,他们被视为精神指南,以他们为榜样去学习和模仿。而这些先行者的形象往往融合了天地之间所有可能出现的事物,将宇宙与人类意识联系起来,为人们提供了一套丰富多样的精神寄托方式。

总结来说,每个方面都揭示出了一幅关于如何理解以及如何将这些元素结合起来构建个人生活意义和价值观的一幅宏大的画面,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今天看来,与其说这是一个关于修炼或者仪式感的问题,不如说是关于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意义,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我完善的一个探索之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