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悟在真经南华注疏对偶卷之十四

天地之大,化育万物;人心之微,感应四海。夫君子明于此理,不以物累其心,不为名利动其志。故曰:“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

夫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德润于民,仁行于世。君子守此道,不尚虚华,不贪奇珍;不以富贵动其情,不以夭寿哀其心。

夫古之圣人,以德立身,以道处世。他们不尚己,我亦不尚他;不取乎外,我亦不求於内。不论荣辱存乎胸中,即使王天下,也不过一时之运命耳。

故曰:“知足常乐。”君子知足,则无悔焉;知止则有定,方能静坐观物生长,而非吾所为也。此乃至真至善者也。

《老子》云:“我言弗用,用弗争。”此乃通于乾坤、顺乎自然之谓也。夫唯有如此,可谓达观宇宙,一览众生矣。

故曰:“无为而治,有德则成。”君子守此理,则可以上承天威,下接地灵,与万象和谐共存。而况在卑鄙者乎?是以智者莫若守静,以仁者莫若发愿。在上自省,在下自律,此乃达观终极的修养与境界也。

然而,我们必须明白,这并非空谈或遥不可及的高峰,而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实践和体验到的生活方式。当我们放弃了对结果的执着,当我们停止追求那些看似重要但实际上并不重要的事物时,我们将发现真正的满足与平衡在何处。这是一种内在的平静,是一种超越日常烦恼和忧虑的心态,是一种对于生命本质深刻理解的觉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学会如何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利用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与自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