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注疏之十四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对偶观后感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均於不为而自化也。夫二仪生育,覆载无穷,形质之中,最为广大;而新新变化,其状不殊,念念迁谢,实唯均等,所谓亭之也。故云天地生我并生。

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一以自得为治。夫四生万物,其类最繁,至於率性自得,斯理唯一,所谓毒之也。故又云万物与我为一。

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天下异心,无心者主也。黔首卒隶,其数虽多,主而君者,一人而已。无心因任,不知其位。

君原於德而成於天,以德为原、无物不得得者自得,所以成天也。在于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而以德成自然之性。

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则事有本末,有分有总,则法当王道矣。在于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在于法则理顺,不用邪僻言语。而在于分义明然,则臣服上下,有尊卑劳逸,用道观察,则理当王道矣。

在于能而官治,即能受职则物无私取是故官治矣。在于泛观万物应备,即无欲使各足,无非使各化,是故庶政皆宜循此行焉。

因此通於太虚者,为德;行於万象者,为道;上治人身者,为事;能有所艺者,为技。此技兼乎事,如手臂相抱,则百节和适,此即王道顺耳。此即理事相包,用不同耳。此即示本能摄末,以浅知深亦可见,此乃文武同体,用不同耳。此即示教非教,以高立低亦可见,此乃圣贤共存,用不同耳。此即示辩非辩,以直立曲亦可见,此乃智慧共融,用不同耳。此即示说非说,以静立动亦可见,此乃仁爱共济,用不同耳。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吾尝终日不食,我慊然而乐”,这就是老子的生活哲学,也是他对世界的看法。他认为一切都应该平衡,没有绝对的好坏,只要保持平衡,就可以达到和谐。这也是他提倡的人民公益政策,因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