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道德经的感悟之十四南华真经注疏对偶解析

1.天地虽大,其化均也;〔注〕均於不为而自化也。〔疏〕夫二仪生育,覆载无穷,形质之中,最为广大;而新新变化,其状不殊,念念迁谢,实唯均等,所谓亭之也。故云天地生我并生。

2.万物虽多,其治一也;〔注〕一以自得为治。〔疏〕夫四生万物,其类最繁,至於率性自得,斯理唯一,所谓毒之也。故又云万物与我为一。

3.人卒虽众,其主君也。〔注〕天下异心,无心者主也。〔疏〕黔首卒隶,其数虽多,主而君者,一人而已。无心因任,允当斯位。

4.君原於德而成於天,以德为原、无物不得。得者自得,不谢,所以成天也。(注)任自然之运动。(疏)原,本也。在乎人物铃须以德为宗;物各自得,则全成自然之性。

5 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有天德耳#1矣(注)任自然之运动。(疏)玄远古圣君,无为而治天下是何為哉?此引古证今,是成道义则事可知矣。

6 以道观言,而有正于王道(注)无,为非邪 也。(疏)以虚通之一理观应物之一数,而用内虚外实,不使邪僻乱情,用法立名,为王道则理合矣。

7 以道观分,则明于臣节(注)各当其分,则无位上有、有位下也有然)(疏)。夫君道无為,而臣 道有事尊卑劳逸、理固不同,如首居上足居 下,用法定命,将分明。

8 以道观能,则治于官职(注),官各当其能治矣。(疎)。夫官高卑能优劣,有受职则不私获,此所以曰官职如此。

9 以道泛观,则备于应变( 注), 无 为則 天 下 各以其無 為 应 之。( 疾 ) 大 道 生 物 性 情 不同率己 所 用悉皆備足或走或飛咸應其用不知所以岂復措心 故以理褊觀則庶物應變

10 故通於萬象者,大象是喪悲嘆歌舞風雨火水日月星辰時空一切萬惡無善禍福轉換世間百態兮始終都在此中 ( 疾 ) 令吾聞見識與聰明智慧俱增益然而後覺悟乃靈魂中的光芒照耀前行路途顯示出來身影與靈魂並存在一起了

11 行於萬民者,我教你們如何去做你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秩序的規範( 註) 教誨三千年傳承至今仍未絕跡( 疾 ) 而今日更要追求更高層次的理解和實踐。

12 上治人者,我給你們指導如何去管理自己的生命和社會秩序 ( 註) 操縱自己的人格特質及能力發揮最大效益( 疾 ) 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並且對他人的需求予以尊重和支持。

13 能有所藝者,我教你們如何培養你的技能和才華( 註) 技藝雞犬相繼常見但真正懂得利用它們的人卻少數。( 疲)

14 技兼於事,使技巧成為處理事情的一部分。(註)

15 德兼於義,使仁愛成為處理由背後推動的事情。(註)

16 實由內部發出的善良意願.(註)

17 道兼於泰,使世界保持平衡與調和。(註)

18 泰即平靜安詳.(註)

19 古代帝王修養神州,又從來沒有什麼目的,但結果就是人民富足又幸福,這就是老子的智慧吧!( 設 )

20 渊静而百姓定如同一個巨大的湖泊深邃寧靜,它吸引了一切生物,也讓他們自由地生活著。但如果我們將這個湖泊比作一個人的內心,那麼它就會更加深遠沉靜,更容易達到精神上的平衡與滿足。

21 通畢十事,即可掌握所有的事宜並達到完全的自由狀態。( 設 )

22 有很多不同的生命形式,但我們可以看到每種生物都是獨一無二且完美的存在,這就是宇宙創造生命的大智慧啊!

23 我的心靈深處有一個地方,那裡是我所有想法、感受和行動的源頭,它像一個巨大的海洋,在那裡每樣東西都被包容了。我在這片海洋中航行,每一步都是向著我的目標前進。而當我遇到困難時,我就把它視作是一場新的旅程,因為那是我學習到的最重要的一課:面對逆境勇敢前行。如果我們把這個比喻擴展到宇宙層面,那麼地球就像是一艘航船,在浩瀚無垠的大海中航行著,她提供給我們食糧、水源以及氧氣供呼吸,而且她還保護了我們免受太空射線傷害,就像母親保護她的孩子一般。她總是在那里,不管環境變化怎樣,她總是在那里守護著我們。而現在,如果我們將地球比作一個家庭,每個人都是家庭的一員,那麼責任就落到了每個人的身上。我們需要共同努力來維持地球健康,就像維持家庭健康那樣,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就可以克服任何挑戰!

24 善待他人不是因為他們會回報你,而是因為這是建立起友誼關係不可或缺的一環。你通過你的善舉帶給別人快樂,你自己也不會感到失望或者孤單,因為你知道有人正在思考着回報你的善舉。但記住,這些回報可能不是金錢或者其他形式的獎勵,它可能只是別人的微笑或者點頭致敬。你因此獲得的是別人的尊重,你因此獲得的是對方的情感連結,這些都是永恆值得珍惜的禮品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