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的草创阶段,道教不仅影响了朝廷,也深入到了民间。养生术成了人们向往之处,那时期炼丹——内丹和外丹是最为重要的实践之一。《周易参同契》这部书籍,在道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总结了前人的养炼术,并融入了作者独特见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魏伯阳,这位道家的高手,其实对他的籍贯有着不同的说法。他没有明确留下自己的出身,但通过他的一些文字,我们可以找到线索。在《五相类》一文中,他自我介绍:“郐国鄙夫,幽谷朽生;挟怀朴素,不乐权荣。”这里的“郐国”,实际上是指西周初年的封国,而现在位于河南密县东35公里的大樊庄东北、溱水东岸故城角寨子村。这是一个文化发达的地方,《诗经》里就有十五“国风”,其中就有“郐风”四首。
根据历史记载,魏伯阳生活在大兴谶纬之风的京畿之地,大约从汉安帝到汉桓帝(公元107——167年)这一时期及其前后。他出身于高门望族,从小接受正统儒学教育,同时也接受了流传民间的黄老宗教观点,更接触到了神仙丹术思想。因此,他不愿做官,而是酷爱道术,云游四方寻师访友,最终得到了合炼神丹的秘诀。
魏伯阳在隐居山林修真养性之后,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功成。他对大易、黄老、炉丹学说都非常精通,并且亲自反复实践,最终达到了当时最高水平。当他的弟子们看到他带来的三粒大丹,其中两个用心不诚,就被他用计考验。此事传遍乡邻,让人感叹其智慧与境界。
关于魏伯阳如何炼制神丹,有四个基本程序和四层境界:第一阶段筑基,以修复身体机能达到精足、气满、神旺;第二阶段炼精化气,即小周天,使阴阳互会并至妙;第三阶段炼气化神,即大周天,让元气弥漫于中以尽化;第四阶段还虚,是最高境界,用耳目口三室闭塞以返老还童延年益寿。
这些都是魏伯阳对于内外结合,阴阳调和,以及生命本质探究的一种理解与实践。他的一生充满智慧与传奇,为后人提供了一幅丰富多彩的人物画像。而《周易参同契》的完成,更成为一种宝贵财富,为我们了解古代医学技术以及科技发展提供了珍贵资料。
标签: 简述天人合一的内涵 、 无畏者刚 、 无欲则刚上一句是什么 、 道教概论 、 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