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卿(公元1093-1153),是北宋末期、南宋初期的一位著名道士,神霄派的创始人。他的字叫予道,有时候也被称为述道,他的号是冲和子,而他出生在江西南丰的一个地方。从小,他就对道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仅擅长诗词,还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他对自然界充满了热爱,尤其是山水,对此他有着特殊的情感。当他年纪稍大一些时,他遇到了一个异人,这个异人传授给他了一套独特的修炼法门,并且让他掌握了一些风雷之术。
据史料记载,在宋高宗二十三年(即公元1153年)的八月二十三日,一场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在那天早晨,王文卿站起来说:“我这个身体其实是假装的,我所穿戴的是一件普通的人间衣服,我要跳出这繁华红尘。”随后,当众展示自己虚幻无物的情况,就这样,在当日下午的时候,王文卿消失得无影无踪,被传说成是在他的炼丹堂中飞升到天界去了。
除了这些传说故事以外,我们还可以看到,王文卿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地位和尊贵。他曾被赐予多个尊贵的称号,如“冲虚妙道先生”、“冲虚通妙先生”,甚至更上层次地被称为“冲虚通妙真人”。而到了元朝,那些荣誉依然没有停止过,它们继续加码,以至于最终成为“冲虚通妙灵惠真人”。
关于他的思想与著作,也是一段传奇故事。据历史记载,他不仅精通雷法,而且还有一批学生跟随着学习,其中包括朱智卿、熊山人、平敬宗、袁庭植等,他们都是能够理解并掌握神霄五雷法的人。而且,即使在远离故乡的地方也有学员,比如新城高子羽,以及他的甥上官氏,都曾经接受过他的指点。
最后,让我们提及一下王文卿留下的文字作品。他有一部专题介绍雷法的小册子叫《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这是一本问答形式的小书,它强调内修对于召唤雷电以及役使神仙至关重要,而那些符咒符箓则只是修行的一部分,是修行过程中的附加内容。
标签: 道德经 无为而无不为 、 道德经精髓50句 、 青衿之志 履践致远 、 易经中最吉利的名字 、 无为无不为是谁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