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道教巨擘张与材第三十八代天师

张与材 (?—1316),道教的杰出代表,第三十八代天师。字国梁,号广微子,他是宗演之次子,以仁厚的性格和卓越的文学艺术才能著称。他不仅擅长诗文,还精通于写竹画,大字草书尤为精湛(见《书史会要》卷七)。据说他的画龙变化莫测,无一遗失,每当有人求得其作品,便如同呼唤“画龙来”,顷刻间,一条生动飞舞的龙便会从空中降落在绢素上,化为完美无瑕的图画。

晚年,由于他深居简出的生活方式和对道教事务的专注,他很少有机会拿笔作画。然而,在他的生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流传至今:人们都知道,当他拿起笔来时,就会说:“画龙来!”顷刻之间,他将一幅完整而神奇的龙形象带入绢素之上。这段历史记载被收录在《丹青志》中,那里提到:“人有绢素,辄呼曰:‘画龙来! 顷之,忽一龙飞上绢素,即成画矣。”

此外,《汉天师世家》评价他“书翰精奇”,展现了他超凡脱俗的手迹。而根据历史记载,在元贞二年(1296),张与材继承了兄长张与棣天师位,为正一派第三十八代天师。在这一年,也就是元贞二年的夏季,他受到了朝廷赐予的一顶冠服以及玉佩,并正式接管了江南道教事务。此外,他母亲也获得了一份特殊荣誉,被封为了“玄真妙应仙姑”。

在大德二年(1298),浙江海宁郡遭遇严重洪水危机,当时政府命令张与材亲自前往杭州佑圣观进行法术祈求平安。当法术完成后,只需投掷一符、一铁杵,便能迅速消除灾难,上层官员对此表示赞赏并给予丰厚奖励。

随着时间推移,这位伟大的道士继续受到朝廷礼遇。在武宗即位后不久,即授予他金紫光禄大夫、留国公,并赠予金印。仁宗即位后,又一次颁发宝冠、文金道服等荣誉。此前几十年里,这个家族已经成为道教中的显赫家族,而张与材则是这个家族最引以为傲的人物之一。

尽管如此,最终还是病逝于延祜三年,其灵魂被安葬在金溪鸣阳山。临终前,不仅获得了众多荣耀,而且还获赠最高级别的尊称——“太素 凝神广道明德大真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