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之路,分为几个境界:一是入门之境,二是修行之境,三乃大成之境。灵宝天尊洞玄经万劫一出曾封一通於劳盛山,这段历史如同道教文化中的璀璨明珠,闪耀着智慧和力量的光芒。
在上清真境禹余天宫中居住的灵宝天尊,是道教三清之一,他象征着混沌始清、阴阳初分、灵宝出法以及随世度人的道教第二个大世纪。在香林苑中屡谈秘要之诠谛,其妙德难思,神通莫拟,以阴生阳消、昼长夜短的夏至为诞辰。
灵宝不仅是道的别名,更代表了万物莫不是其所包含的广泛意义。在天曰灵,在地曰宝,它能够覆盖无边与厚载万物,如同拥有普遍而又具体的地位。证得此道心,便可称作有灵有宝,有功德无穷。
据《云笈七签》引《洞真大洞真经》,灵宝天尊系玉晨之精气与九庆之紫烟结化含秀,为人后来被称作器度。他以开皇元年托胎於西方绿那玉国,并于郁察山浮罗岳丹玄阿侧降诞。其长时期内启悟道真,与元始天尊下降授予十部妙经。
根据《洞玄本行经》,灵寶天尊以靈寶之法随世度人。而古靈寶經中的《五篇真文》发乎始青之天起于混沌之前,而色无定方,不可寻详共有六百六十八符文组成。靈寶《度人經》将五篇真文视做天地根基自元始开光至赤明元年经历九千九百亿万劫对众多生命进行了度化指导每遇好学者请问疑难则即不吝教诲。
除了这些,还记载了他在延康元年化在上清境说十二部洞玄经以教导九真中乘;还有黄帝及其他圣贤如何从他那里获得了各类经典;以及夏禹如何感太上并得到太极紫庭真人的传承等故事。这一切都体现出了他的伟大和影响力,就像现在劳盛山上的那份封印一样,只不过时间久远已被尘封,但其精神依然流传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