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华道教文化启示我们追求大道至简建设节约型社会

道教文化的智慧启示我们追求大道至简,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历来倡导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俭故能广”的理念,即坚持节俭,生活就会越来越宽裕;执政者坚持节俭,国家就会越来越富足。如果不能节俭而一心想扩大事业,那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各种奢侈浪费现象往往是人们追求享受、放纵造成的。老子通过结合养生学原理,以个体生命为价值标准,阐明了节欲、崇俭的必要性,将少私寡欲、崇俎抑奢这些道德要求与人们希图健康长寿这一生理需要密切结合起来。

安于清贫生活,对于现代人来说,更是一种知识分子的修养和责任感。马钰说:“出家之人,不厌贫,是养生的根本。”丘处机则认为,在家修道的人,也应该过一种清静恬淡的生活,不积财恐害身损福。在当今世界,我们面临着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的问题,因此,要从深层次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生活方式上做出改变,以崇尚节俭为荣,以攀比奢华为耻。

人的消费方式问题,从深层次上说,就是人生价值实现的问题。在以占有物质多寡来衡量身份、地位和价值的地球上,不少人的消费并非为了满足自身真正需要,而是为了体现存在或展示自己的消费能力。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被奉为经典的一些文本,如《庄子·逍遥游》,也提醒我们: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这表明我们的消费行为应以满足基本需求为目标,而不应在此之外多吃多占。

最终,无论是在个人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应当将自然资源视作宝贵财富,而不是可随意消耗的事物。在这个意义上,道教对自然万物敬重和爱护之情,以及对宇宙生命共同体中的位置意识,为现代社会建设提供了宝贵启示,让我们认识到保护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以及维护地球平衡对于人类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