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2月15日,农历腊月三十日。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除夕,就在今天。 传说,“夕”是一只年兽,最怕爆竹声。据《吕氏春秋》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
在民间传说中认为,“夕”是一只恶兽,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所以常到附近村庄去找吃的,这却给村民们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后来有一年,一个孩子说他有办法除掉夕。他让大家多砍些竹节带着,在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子夜,夕来了。那位聪明的孩子让大家往火堆里扔碎竹节,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将那可恶的小年兽吓得逃之夭夭。
为了纪念这一重要日子,百姓们总是在大年三十要集体燃放鞭炮,并且还要聚集在一起享受一顿和和美美团圆饭,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在这个特殊时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能够团团圆圆,而吃团圆饭正是家家户户最热闹、最愉快的时候。
南北各地的人们过年的方式各不相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每种食物都有其独特讲究。在全国范围内,只有饺子被广泛喜爱,它与医圣张仲景有关。当张仲景看到穷人的耳朵因为寒冷而变得烂熟,他便创造了一种祛寒温暖耳朵汤。这道汤使用羊肉、辣椒以及一些祛寒药材,用面皮包成形似耳朵的小娇耳,让它们煮熟分发给穷人。一旦他们吃下这些小娇耳,他们会感到全身暖意融融并两耳发热,从此以后,每当冬季到来人们就仿效张仲景做出类似的“娇耳”,这便是饺子的最初形式。
北方地区人们将过年的习惯追溯到了汉朝,那时候吃白面饺子的习俗源于对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象征意义。而由于白面的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摆放在桌上意味着迎接财富滚进来的新一年,有些家庭甚至还会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放入其中,以期谁先尝试就会获得更多金钱。
南方则离不开汤圆,因为它代表了家庭和谐与吉祥。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喜欢吃馄饨,它含义为开初,也与盘古开天辟地相呼应,因此在道教中意味着开辟新天地。在不同的地区还有长寿面的传统,即通过吃长寿面预祝寿命百岁。此外,还有许多地方会准备甜品如元宵或糖葫芦,以表达对丰收的一切祝愿。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不同地域的人们开始过上了更加奢华舒适的地主式生活,在除夕夜,无论是否出游,他们都会回归家庭,与亲朋好友围坐在餐桌旁共享盛宴。在这种温馨氛围中,我们不会忘记两个不可或缺的事物:热气腾腾的大锅鱼,以及鱼头上的香菜,这一切都是为了庆祝事业兴旺和余绰绰余无遗意志所作出的象征。
随着旧岁告别而过去,我们即将迎接新春佳节。一场充满欢乐和关怀的心灵盛宴正在展开,让我们共同期待狗年即将到来的时光,与家人共度美好的夜晚,把握住这一特别瞬间,为我们的未来注入力量与希望。
标签: 九字真言密咒 、 易经的精髓是什么 、 道家思想的好处在哪里 、 无为而无不为的实现原理 、 学道教的人是什么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