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注疏之无为则无所不为无欲则刚夸张增辉卷二十四

无为之道,乃玄水之上,隐井之丘之间的幽深智慧。知者,在此处遇见了无为谓,而后三问以探求至理。

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

无为谓不答,而知者反思于白水之南,登狐阅之上,见到了狂屈。在这里,无为谓似是真理,而狂屈则似在忘却其言语。

黄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知者再次询问黄帝:“我与若知之,其孰是?”黄帝回答:“彼真的是也,如同狂屈,我与汝终不近也。”故圣人行,不言而教。

生死虽有变化,却难以明了其纪;万物一体,但各自以为美恶而情感纷飞。圣人贵于一,以大成天下万物的和气。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原天地之美,以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

百化自化,与神明至精相融合,不夺其本性。而万物死生方圆,都未有人能窥破其根源所在。扁然如古以来,便固存着,从来没有待别人的事情才能存在。

秋豪虽小,却蕴藏着巨大的力量,为世间一切生命提供支持。阴阳四时运行,每个阶段都恰到好处,没有等待他人的帮助就自然发生变化。僭然若亡但存,或照然若存则亡矣,是指生命中的一种虚幻状态,不可捉摸,如同油然出现在世界中的神灵一般,不受形象限制。但我们对这一切都漠然不知,因为它们都是由自然本身所养育、所维持的根本力量,可观察于天空中。这正是“本根”的真谛,即通过观察自然界,我们可以领悟到生命和宇宙的根本规律和智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