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羌族的婚姻习俗主要是由父母和媒人来决定,这种门当户对、亲上加前的选择方式一直延续至今。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自主选择伴侣的自由也逐渐得到尊重,但传统婚礼仪式却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羌族的婚礼分为订婚和结婚两个阶段。在男方有意向女方时,男方会准备好礼物,并请红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庭则需要征得母舅同意后才能够允许这次提亲。此后,红爷带着礼物回到女方家,为他们举行“许口酒”,这是订婚的一部分。数月或数年之后,当双方都准备好时,男方再次请红爷携带礼品去女方家,以“小订酒”款待近亲。这标志着正式订婚仪式即将开始。
随后的步骤包括报期大酺,即正式订婚仪式,在此过程中欢宴整个家族,并索取女生的生辰八字以便释比测算出最佳结婚日期。此后,两家开始筹备完善所有必要的事情,以确保顺利进行下一步程序。
整个结成夫妻关系所需时间通常是三天,因此在农历十月初一之后冬季或腊月举行,是因为那时作物丰收,有足够的资源用于筹备和庆祝。而且农闲的时候,更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这些活动。在娶嫁前夜,还会有一场盛大的娱乐晚会——花夜(坐堂歌),其中包含了咂酒、盘子等多种形式与内容,以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最后,在新娘离开自己的家庭前往丈夫家的这一刻,她要哭泣拜别,而入门前还要完成释比祭祀神灵驱邪仪式,然后才能进入丈夫家的生活。进入门户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挂上彩灯,再向众人表示愿意成为夫妻。一旦男士们到齐,他们就开始为新人的庆典布置一切。而第二天,即谢客日,他们设宴感谢帮助他们的人。而到了第三天,也就是新的家庭生活开始之日,新郎、新娘一起回归原先居住的地方,与父亲母亲团聚,这样一段旅程就结束了。
标签: 老子提到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 有乃容大 、 无为有为 、 上海道而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道教的起源和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