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中,佩戴茱萸和菊花是两大亮点。茱萸被称为“辟邪翁”,而菊花则以其延寿之名“延寿客”著称。在古代,人们相信佩带茱萸能够驱邪避灾,这种习俗在唐代尤为盛行。除了佩戴于身体上的茱萸囊,还有将茱萸插在头发上或制作成香袋的方式,而这些都体现了当时对长生与延年的向往。
此外,重阳节也是头戴菊花的时期,这一风俗自唐代便已流行至今。而清代北京地区,则有将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的习惯,以此来迎接吉祥。此外,在宋代,当时的人们还会剪裁彩缯制成形状如茱萸、菊花的装饰品相互赠送,并用以佩戴。
然而,与端午节中的雄黄和秋分祭祀中的菖蒲一样,重阳节中使用茱萄也同样具有除虫防蛀的作用。这是因为十月小阳春到来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气候潮湿且易霉变,因此人们需要采取措施防止衣物腐烂,同时享受桂花盛开之美。
尽管如此,从宋元时代开始,对于重阳节中使用茱萄这一习俗逐渐淡出人间。这种变化可能源于人们对于生活质量提高后对未来长生的期望增加,以及对目前现实生活状况更加关注所致,使得追求长生与延寿的象征——“延寿客”(菊花)最终超过了避邪消灾的代表——“辟邪翁”(茱萄)。
标签: 道家经书下载 、 道教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 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观后感 、 道家思想利与弊 、 地藏菩萨为什么不能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