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古族的传统婚俗中,有一项独特的仪式——筷子舞。这个节日活动在喜庆的婚礼上进行,新郎、新娘和宾客们手持一把筷子,用一种特殊的节奏敲打肩、手、腰和脚,同时旋转或蹲下。整个过程充满活力,动作优雅,让人目不暇接,为婚礼增添了无比的喜庆氛围。
此外,在蒙古北方农村,还有一种风俗,即在新婚之夜,将筷子从窗户向新房扔进去,以示吉祥如意和希望早生贵子。
订婚送礼方面,蒙古小伙如果对某个姑娘有好感,他会通过媒人的帮助带着象征甜蜜、和谐和旺盛生的白糖、茶叶或胶等物品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果女方收下,这意味着婚事可以继续进行。随后男方父母以及他本人需要带着哈达(蒙古族传统帽)、奶酒以及糖块等礼品求婚,这通常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成功定下订婚。当即将到临近结 婚时,男方还要给女方送一次大禮,如整只羊、一些酒、一些茶及哈达。女方则热情招待,并与双方祝福,对歌庆贺。
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在迎亲队伍到达新娘家后,他们被当作上宾热情款待。在宴席上大家一起吃喝唱跳,不仅欢快且热闹。此时,一位祝颂的人悄然离开并引领新郎前往新娘房间。在客位坐稳之后,他们端上了煮熟的羊脖作为招待,并请新郎用力掰断羊脖。这实际上是一种戏谑,因为陪娘们早已巧妙地将红柳棍或铁棍插入羊脖骨髓道里。如果新郎识破其中奥秘,他很容易取出柳棍或铁棍然后轻易掰断,但如果没有指点,那么他可能会费尽气力却无法成功,最终只能面红耳赤,被陪娘们以辛辣的话语挖苦取笑。
至于青海境内居住的一部分蒙古族,其历史可追溯至13世纪20年代初期进入青海地区。根据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该地区共有88829名 蒙 古人,其中主要分布在海西州德令哈市格尔木市都兰县乌兰县黄南州河南自治县海北州祁连县海晏县门源县西宁市海南州大通 县,以及部分地区;民族自治地方包括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河南自治县。此外,他们使用的是“胡图木”文字,即同样使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同一种文字。而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并居住于毡帐“ 蒙 古包”,同时也有一些从事农业生产并居住于土木结构房屋中。服饰方面,由于长期与藏汉交错,因而形成了既不同于藏族又有别于内蒙古 蒙 古族特点。饮茯茶也是他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他们乐观豪爽善舞信仰佛教尤其是格鲁派佛教。这一切都构成了独具特色的青海 蒙 古族文化形态体现。
标签: 道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 大道至简是最大的感悟 、 易经最经典十句话 、 道家和佛家有什么不同 、 诸子百家的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