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女儿会”迎亲:300年民俗传承与创新
在经历了长达300年的时间,恩施的“女儿会”节日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而深厚的文化遗产。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项活动得到了恩施市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不仅在省级乃至全国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关注,还与其他重要的文化旅游节目如清江国际闯滩节、硒都魔芋节和茶叶节相结合,使其不仅增添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载体。
恩施土家族女儿会,即简称为恩施女儿会,是从石灰窑和大山顶两个地区开始流行的一种特殊婚俗。两地虽然隔着1800米高寒山区,但由于都是药材生产基地,以名贵中药材(当归、党参)著称,因此被誉为药王之乡。此外,这两个地区也是培育出独特婚俗——“女儿会”的故乡,经过几百年的传承,现在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作为一种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女儿会”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让人印象深刻。每到农历7月7日至12日这段时间,就是举办“女儿会”的最佳时期。在最初,它主要集中在石灰窑、大山顶附近,如今则已经扩展成全州性的盛事。
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土家“女兒會”,保留着古代巴人的原始婚俗气息,是那些偏远山寨中对抗封建包办婚姻的一种恋爱形式。这一过程是恩施土家族青年追求自由选择伴侣的心愿,而这种自发形成的集体择偶活动,就是我们所说的“女兒會”。
参加这样的仪式时,姑娘们穿戴最美丽衣服,他们通常把长款衣物放在里面短款衣物外面穿,这样的装扮叫做"亮折子"或"三滴水",并佩戴精美金银首饰。而她们摆放出的货物是来自自然界的手工艺品,比如用背篓携带回来的各种土产。
当这些姑娘们坐在倒挂背篓上等待意中人购买货物,小伙子们则肩负轻松闲适地携带一只背篓,在街头搭讪,与对方交流心意。如果双方有缘,就前往丛林边缘进行更深入的地面沟通,最终通过歌曲互相了解对方,以此定下终身之约。
标签: 道家阴阳学说 、 九字真言作品图片 、 道家吉祥话 、 道教入门有什么要求 、 无为而治不言之教是谁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