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彝族女儿给逝世父母喂饭的传说与三月三民俗活动中的物品选择

据说,在遥远的过去,彝族人在死后会用一根绳子拴住亡者的下巴,这根绳子被称作兜下巴绳,只有等到装棺时这根绳子才会被解开。有一位富裕的家庭为亡父进行了隆重的葬礼和棺木准备,但在举行吊祭的时候,他们忘记了去掉亡父的那根兜下巴绳。因此,在第二天早晨,家中姑娘独自一人为亡父祭献了一只鸡饭箩。她家的经济条件不佳,所以只能用老鼠代替鸡肉来充当祭品。

姑娘恳求允许她亲眼看看父亲的情况,便请求打开棺材。但当她们打开棺材之后,发现父亲脖子上的兜下巴绳并未解开,这让大家感到非常遗憾。于是,她们立即解除了那根束缚,并且看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情:父亲变成了一个大鹰,将那些祭品中的老鼠飞起,直达天空,最终停留在望乡台上。这一切都说明只有老鼠这种食物才能满足父亲的需求。

从此以后,就流传了一句谚语:“如果没有将那个兜下巴的绳子取下来,那么无论是哪种食物,都无法进入他的口中。”还有这样的一句话:“为了见一见亡父,你必须拉住抬尸体的人,用力地摇晃他们,让他们看到你想要看到的事实——即将那条束缚着你的项圈拿走,然后再次戴回去,以享受那种鸡肉饭箩上的美味。”

所以,当人们提起给逝世亲人喂饭的情景时,他们往往会想起这个故事中的女儿,为的是表达对逝者最真挚的心意,即使是在另一个世界,也希望能够与他们共享最简单、最温馨的一餐。而这一切都源于彝族人的深厚信仰,以及对死亡后的世界观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