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民居风貌永定区湖雷镇石坑的居安楼古建筑之美

在中国西南方向的闽西地区,存在着一个古老而又独特的集镇——湖雷镇。镇北有一座名为石坑村的小山村,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东西走向的石坑溪穿流村中,把村子分成了南北两侧,沿溪而建的是数十幢闻名遐迩、雄伟壮观的方形土楼民居。这些土楼不仅体现了当地人的智慧和手艺,也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人文画卷。而“居安楼”便是石坑古民居建筑群中的瑰宝之一。

位于风景如画的石坑村中部,“居安楼”坐落于蜿蜒曲折的“前头畔-白楼背-半天山”山脉与巍峨雄伟“铜鼓寨-老楼窠-秧地背”山峰之间,是一座典型的地主豪宅,其设计融合了客家文化和当地习俗。

这座五凤楼式建筑由主楼、前楼、厢房、横樓、二层厅堂以及围屋等部分构成,全布置得井井有条。在1750年至1773年间,由吴氏十八世祖渭斋公出资建造,占地面积达1869平方米,以其宏伟壮观著称于世。

主楼高21.5米,有五层,每层都设有六间卧室,一大门,并刻有"居安"三个字。大厅(内厅)作为中心区域,不仅用于婚丧喜庆,还可供族人聚会议事。内厅周围设有壁画,为后人留下了一段历史故事。此外,大厅还挂着木刻楹联:“勤耕苦读养德”,彰显了家族成员对学习和教育的重视。

前院的大坪上建有一排厢房,其中包括储物空间、大门及通往横樓的小门,以及存放谷物和干货的地方。厢房与主樓连接处各有一小門通往左右兩邊横樓,而横樓則以獨立自持為特色,但通過小門也能相互連接。

右边横屋曾是渭斋公的小夫人住所,现在则被用作展览展示各种艺术品。在左边横屋东侧,更是一个富丽堂皇的大官廳,是专为迎接宾客或举行宴会而设计。一旁还有专为启蒙教育设立的一些房间,如蒙学馆等,可以看出这一代家族对子弟教育极为重视。

尽管历经多年的沧桑变迁,“居安楼”的结构依然结实坚固。这主要归功于其独特的地基工程及精心挑选材料:田甲泥与沙子混合夯筑墙体,用老杉木枝与竹条做墙筋;整个墻體坚固且光滑;内部使用三合土夯筑灰墙;桁梁采用多年老杉木制成,而且桁距紧密;青砖铺盖顶部防潮防火;瓦片厚实耐用且不易虫蛀。这一切都使得这座建筑能够抵御狂风大雨,并且经过200余年的考验仍未出现重大损坏。

为了保持内部空气清新,每个厨房烟窗均从顶部伸出并排水系统四通八达,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特殊场合,“居安樓”的每一块砖、一根柱,都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关怀和深厚的情感史,让我们在欣赏这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时,不仅能感受到历史沉淀,更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