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根本,民之天命,农业不仅是中国人生存的基础,更是我们客家话中留存下来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这些与农业密切相关的词汇。
一、搭钁头(dǎp giǒk téu),古语中的锄头。在田间劳作时,偶尔和邻里交流几句,不忘茶水,便是「搭钁头」的由来。
二、无搭无糁(módǎp mo sǎm→sǎp),「砻穀堆米磨豆腐」曾经是客家农村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磨」大家耳熟能详,而「砻」和「堆」则略显陌生。简言之,“砻”用于去除稻壳,“堆”指春季储存的米粒。如果连米粒都没有,那何必浪费时间精力呢?因此,“无搭(无)糁”的含义便是乏味透顶,不值一提。
三、顶顶堆堆(dǎng dǎng dòi dòi),想象一下旧时踏实地做饭的场景。当舂米时,湿土粘在工具上,同时飞溅出的粉也会偏离中心,因此必须不断地调整,以清理周围;“顶”即用杈子夹住以扫除粘土和飞溅物;“堆”则意味着重重落下的压力,使得工作更加繁琐。这样的反复操作,让人感到麻烦不断,即比喻某人在工作中不断出错,让人厌烦。“顶顶堆堆”的人又被称为“放(fǎng)顶货”,而那些还没理解的人,则叫做“耳聋頂”。
标签: 道家专用术语 、 太玄经内功心法 、 道教霸气的句子 、 道德经解释 、 为什么普通人不要读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