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根本,民之天命,农业不仅是中国人生存的基础,更是我们客家话中留下的历史遗迹。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这些与农业密切相关的词汇。
一、搭钁头(dǎp giǒk téu)锄头在古代被称作“钁”,当你在田间劳作累了,不妨找个休息的地方和同伴交流几句,这就是“搭钁头”的由来。
二、无搭无糁(módǎp mo sǎm→sǎp)「砻穀堆米磨豆腐」曾经是客家农村家庭生活中的常态。这里,“砻”指的是去除稻壳,“堆”则用于春季储存米粮,而“无搭无糁”源自于没有足够的米粒,所以说这个过程乏味且毫无意义。
三、顶顶堆堆(dǎng dǎng dòi dòi)回忆一下踏碎米饭时的情景。当舂米时,湿泥会黏住臼壁和轮子,因此必须不断地清理。每次清理都发出巨大的声响,这就是“顶堆”。这样的重复劳动令人厌烦,所以用来形容那些不断出错的人们。
四、地泥下(tì nái hā)即「地板上」。即使生活在现代化建筑中,客家人仍旧习惯于说「拖地泥」,可能因为他们把落在地上的东西都当成了种子。而「电池」也曾被称为「电泥」,形容一个人有很浓厚的乡土气息,就像他身上散发着的地面泥土味道一样。
标签: 道家思想内涵 、 道家与佛家修炼层次 、 对道家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 道家看淡放下句子 、 清心寡欲的人最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