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古韵下的昆山元宵传统

昆山元宵节,古韵重现

旧历的“年”从腊月廿四夜的“送灶”,延续至新年正月十五日结束,跨度最长。元宵节是狂欢之时,《昆新两县合志》记载:“上元节,鸣金达旦,曰闹元宵。”民间又称“灯节”,《昆新两县合志》提及:“上元,挂点灶灯,凡三夜。”至正月十八收灯。

在这光明如繁星的夜晚,昆山街头舞龙舞狮、踩高跷荡湖船声声不绝,小孩子们拖着兔子灯、提着鸟兽灯四处嬉戏。城隍庙看灯成为一项独特习俗,其中著名的大珠灯直径五尺,为居民所珍爱。此外,还有儿童追逐纸团团转的走马灯,以及木匠公所表演神勇龙舞。

乡下地区也同样热闹非凡,每个社庙都设立桥塔和八角形的塔灯,每盏彩色照亮夜空。一种传统习俗是妇女于初九至十五日间沿桥行走,以消病防灾。这不仅限于此,在婚丧嫁娶等喜事中亦需参与,并且男女老少皆可加入。

同时,这一季节还有一种特殊食物——扬糊涂(又称扬粉粥),由米粉、青菜肉丝豆制品等混合而成。在文化方面,则有打灯谜活动,这与春联一样,是中华民族深厚文化的一部分。昆山以其丰富文化底蕴,在元宵期间举办盛大的打灯谜活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