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元宵节,岁月悠长的传统风情。旧历中的“年”从腊月廿四夜的送灶开始,直至正月十五结束,是世界上时间跨度最长的节日,而元宵节则是这一系列庆典中最为热闹的一刻。它以“闹”字为核心,民间又称之为“闹元宵”,实则是中国版的狂欢节。在《昆新两县合志》中记载:“上元节,鸣金达旦,曰闹元宵。”此时,全城灯火辉煌,如繁星点缀大地,每家每户都挂起三盏灯笼,一直到正月十八收去。
在昆山街头,小孩子们拖着兔子灯、提着鸟兽灯,在通宵达旦的热闹氛围中嬉戏玩耍。而城隍庙看灯,则是昆山独有的习俗。据地方志记载,当年庙内有一盏巨大的琉璃灯——“大珠灯”,直径五尺,以明珠装饰,每逢元宵夜放下让群众观赏,为居民所珍爱。
清代时期,还有儿童扮演戏文角色追打纸灯团团转,即所谓的“走马灯”。但由于过于奢华,这习俗被淘汰后,被六面绘有戏曲或传奇人物纸灯取代,这些自旋转蜡烛产生热气流而自动回转的“走马灯”,至今仍可见到。
昆山还有舞龙舞狮和高跷表演,以及江南丝竹声响在街道小巷间回荡。此外,“塔灯”也成为了乡间一道亮丽景象,它们由桥梁上的八层八角形吊杆组成,每个角上悬挂八盏彩色宫廷斗篷样的燈泡,使得远处如同一座光芒四射的大型神像。
此外,还有妇女们在正月初九至十五之间进行一次名叫“走三桥”的活动,以消病防灾,并祈求吉祥。这一习俗已不仅限于元宵夜,也可以是在婚礼、生日或满月等庆祝活动中参与。而现在,“走三桥”的人不再限于女性,大众皆可参与其中,有人甚至创作了新的民谣来纪念这一传统:
"元宵夜走三桥,上桥走走,
万病无有;
小囡走三桥,
聪明读书好;
小伙走三桥,
事业步步高;
姑娘走三橋,
青春更苗条;
老人walks three bridges,
童颜永不老。”
最后,不容忘怀的是,那些充满智慧与美味的小吃,如白糖圆子(即今日宁波汤圆)以及馄饨等,又或者扬州特色的小吃——扬糊涂(又称扬粉粥),这些都是人们享受这段时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打猜谜语”也是一个不可错过的话题,它与春联一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精彩篇章。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体会到了那份深厚的情感和历史底蕴,让我们一起沉浸于这份古香古色的生活方式吧。
标签: 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 、 道家的三重境界 、 道九字真言是什么意思 、 为什么不用道家治国 、 无欲则刚的完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