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昆山民间龙戏节探秘乞巧节的来历在自然之中寻根溯源

我回忆起“龙戏节”,这是在周庄的独一无二的庆典,源远流长至民国初年。《周庄镇志》中记载,这个节日始于1916年的农历五月,正值五年间西中街发生大火后。火势之烈烧毁了百余所房屋,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接下来的1917年,当地人成立了“火政会”,专门负责防范和扑救火灾,并购买新式灭火器材。此时,他们决定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日为“龙戏节”——这一天,全镇都要举行“试龙演习”。救火队员们在中市街圣堂集合,然后抬着装有水的竹管,“水龙”,通过冲锋旗开道前行,最终汇集于南河滩。

在专业人士的一声令下,每支队伍竞相将水射出,以最快射出的那支为胜者。接着,在五月廿三、廿四两天,就在城隍庙前的戏台上举办表彰活动,每天两场演出,其中白天免费晚上则需要票价来筹得款项以补充“火政会”的经费。这两个热闹非凡的夜晚,不仅吸引了四乡八镇的人们聚首观赏,还有来自更远处的地方游客前来观看。

然而,有一个规定是必须遵守:即使是在喜庆气氛浓厚的时候,也不能穿着红色,因为红色象征着火,而绿色则代表着水。在这个节目里,更不允许表演任何与“火”有关的剧目,这是一个不可触碰的话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