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李商隐昆山元宵节爱意绽放在传统习俗中

昆山元宵节:爱意绽放在传统习俗中,七夕李商隐的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这最长的节日里被延伸和深化。元宵节不仅是中国狂欢节,更是灯会的盛世,每个人都在这个时候与传统文化进行着亲密接触。

昆山街头灯火如繁星,在舞龙舞狮、踩高跷荡湖船的声音中,江南丝竹活跃于大街小巷,小孩子们拖着兔子灯、提着鸟兽灯四处奔跑嬉闹,无眠之夜充满了热闹非凡。

城隍庙里的琉璃大珠灯,是昆山特有的景观,这盏五尺直径的大珠灯,在元宵夜放下来,让群众近距离欣赏,为居民所珍爱。儿童扮演戏文角色追纸灯团转,叫做“走马灯”,至今仍能见到六面立体画有戏曲或传奇人物的纸灯,它们通过蜡烛产生的热气流自动回转。

昆山木匠公所中的成员,以其精湛技巧闻名遐迩,他们在舞龙时技艺超群,使得龙体内一根蜡烛都不熄灭,被人们称作“老龙”。乡下也同样热闹,有桥上竖起高高柱子,每个角上挂八盏彩色玻璃球,如同一座光芒四射的塔照亮整个村庄。

妇女们还有一个独特习俗——“走三桥”,据说可以消病防灾逢凶化吉。这不仅限于元宵节,还在婚礼、生日、满月等庆祝活动中出现。而且,不再限于妇女,而是男女老少都可参与,一首新民谣:“走三桥”带来了福祉和美好生活。

最后,昆山市民还会云集巴城寺烧香占卜丰年吉凶,而元宵夜则必不可少的是吃白糖圆子,也有人享用馄饨和扬糊涂——一种米粉羹,其中加入各种蔬菜和肉类。此外,“打灯谜”的活动也是昆山人传承文化的一部分,其智慧与趣味让每个人都沉浸其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