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王理仙大师,1913年出生于吉林省怀德县。早年父母去世,他由哥哥抚养长大。兄妹俩虽同住,但未能共度岁月,王理仙独自一人在私塾读书六年后,便选择了道的道路。在无量宫中,他深造于赵至善门下,并受到了王明露的指点。八年的修炼让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道士。
1943年,在沈阳太清宫金诚泽方丈的大力支持下,王理仙接受了百日三坛大戒,这是全真道龙门派律宗传承的一种严格的修行方式。他不仅要学习初真戒、妙行师;中极戒、妙德师;天仙戒、妙道师等多项法规,还要通过100天的闭关来考验自己的意志和修为。在这次传戒期间,他以优异的表现被授予“天字第一号”这一殊荣。
经历了百日三坛大戒之后,王理仙开始他的云游生活。他先是在陕西楼观台居住,再到西安八仙宫定居。在这里,他不仅继续深化自己的修行,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1962至1965年间,他参加了中国道教协会首届进修班,并结业后仍旧留在八仙宫。此外,在1982年他还被选为西安市政协委员,更有幸见证并参与到国家重点开放宫观——八仙宫的事业中。
作为领导小组组长,王理仙负起重任,不仅解决了殿堂占用问题,还成功筹集资金进行恢复工程,使得八仙宫重现往昔之辉煌。1989年11月,被聘为北京白云观第22代方丈,并在同一年开坛传戒,这是建国以来全真派进行的一次重要仪式,也标志着中断60余年的全真道龙门律宗传承再续。
尽管王理仙保持沉默寡言,对人生经历和功行并不轻易谈论,但他的身上流露出博学精进、俭朴善良与古雅慈祥之美。他对“道”的理解深刻,将其视作神意,即太上之化身。而对于传习者而言,“受戒”意味着禁止恶行,为善止恶,是登向精神层面的阶梯。这一切都体现出了他的虔诚与坚持,以及对自己所信仰事物的敬畏与热爱。
1995年,一位曾以慈悲心态照顾国家及民众的人物羽化登上高处,被安葬于楼观台。这片土地既是祖庭,又是他修炼的地方,以此纪念一位伟大的导师,让人们永远铭记他的精神风貌。在1998年,一座高12米纪念塔竣工,其背后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追求卓越的人们不断前行。
标签: 道家思想厉害之处 、 九字真言咒语手印 、 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 道德经的真正作者是谁 、 无为是一种什么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