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贵老道长的羽化登真之日,恰逢农历腊月二十三。时光荏苒,转眼间已过去两年。张老那慈祥的面庞、矫健的身躯、爽朗的笑声、飘然的银须、睿智的话语和幽默的谈吐,每一瞬都如同梦中情景萦绕在我们心头。在这特殊而又充满怀念的一天,我们不仅想纪念这位伟大的道士,更希望通过他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到他所承载的大师风范与精神。
张明贵(1931-2016),全真教龙门派第二十代传人,以希仙子为道号,是白云山道教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典范。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人格魅力,在宗教界乃至社会各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从全国道教协会理事到榆林市民族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再到佳县慈善协会发起人及终身名誉会长,他在不同岗位上都展现出了极高的人生境界。
自五岁许身于道门,一直到11岁正式禅师,他对生命有着浓厚的情感,对知识有着无尽探索的心态。在1951年云游三边延绥期间,他不仅传经布道,更是将混元教赶出山门,这份勇气与智慧令人敬佩。而在改革开放初期,当政府号召返回山门时,他毫不犹豫地回归,主持白云观日常事务,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的几十年里,张明贵老道长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他遍访名山宫观,与世俗交往,同时也未忘初心,对白云山进行了多次深入研究,并最终成功落实了管理权属。这背后,是他对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一种体现,也是他对中华文脉的一种保护与弘扬。
除了这些显赫成就外,张明贵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文学者。他出版了《白云山道教志》、《白cloud Mountain Music》等著作,以及策划制作了一系列影视作品,如武侠电影《White Cloud Legend》,大型古装晋剧《True Person of White Cloud》,宗教文化纪录片《Memories of White Cloud Mountain》等。此外,还有一部电视散文《Feeling for White Cloud Mountain》,通过这些作品,他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独特而精彩纷呈的地方特色和精神内核。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大师:既能用笔耕耘,又能用舌耕耍;既能修行得法,又能创造新篇章。他的生活方式简单而庄重,用“爱国”、“爱教”来形容简直不足以概括其丰富复杂的人格魅力。在这个特别意义上的纪念日,让我们共同致思旧友,以此作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小船,在茫茫江海中航向更远的地方去寻找自己的追求与使命。
标签: 读道德经招鬼吗 、 名词解释无为而无不为 、 道家思想的基本特点 、 无为而无不为对现在发展的意义 、 无欲则刚的前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