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平,清和真人,道家高宗师,其德行功业传颂于世。然而,金庸先生在其小说中虚构的故事,使得他长期以来遭受了现代人的误解。其实,尹志平(1169 - 1251),字大和,号清和子,是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他出生于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家庭,其祖父与父亲都是仁义之士,在当地享有盛名。
自幼聪明好学,不仅博览儒家经典,还精通阴阳五行、物理之学,被誉为“生之良能者”。十四岁时,他拜马钰为师,但因父亲不允他出家,他便秘密逃往庙中学习。经过几次试探,最终得到父亲同意,并在十九岁那年正式出家,在西庵接受刘处玄的法门。
随后,他前往栖霞参见丘处机,并从郝大通学习《易》,王处一授予他更深层次的知识,这些都使他的声望日渐提升。在潍阳的一次拜访中,他被邀请成为东苑观的住持,并在那里居住二十年。此后,他随丘处机回到燕京,与元太祖成吉思汗建立了联系,并最终成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
作为掌教期间,尹志平继续支持元朝政府,全真道达到鼎盛时期。他还致力于恢复并重建多座重要寺庙,以尊崇全真祖师。在晚年,将教务交由李志常负责,而自己则隐居于大房山清和观,最终在宪宗元年的二月初六逝世,为纪念他的贡献,有许多门人守墓终身。而他的诗词集《葆光集》及言论录《北游语录》至今仍然流传下来,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标签: 道家经常说的话 、 道家的无为是什么意思 、 大悟无言什么意思 、 念九字真言的好处 、 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还是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