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平,清和真人,道教神仙体系中的高道大德,以其深厚的修为和卓越的才学闻名。然而,他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被赋予了虚构的故事,因此长久以来,一直被现代人误解。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尹志平,从小便展现出了超凡脱俗的天资。他对儒家经典有着深刻的理解,对阴阳五行亦精通如指掌,被誉为“生之良能者”。他的父亲虽初不允他出家修道,但面对儿子的坚定意志,最终同意了他的选择。
十四岁时,尹志平拜入马钰门下,但因家庭阻碍而多次逃离。直到十九岁,他正式披上道袍,在昌邑西庵接受刘处玄真人的传授。在之后的一系列师承关系中,他问《易》于郝大通、受法于王处一,使得他的道名远播四方。
在潍阳千户所设立东苑后,尹志平成为观主,并以此地作为供养师友、耕稼领众的地方,这段时间长达二十年。此后,他随丘处机至元朝,被成吉思汗征召并参与重要事务。随后担任全真道第六代掌教期间,他继续推广全真教义,并恢复了一些祖庙,以尊崇前辈。
在归隐后的最后几年里,尹志平仍然积极参与宗教活动,最终于1251年春去世,由门人守墓至死。朝廷追赠他“清和妙道广化崇教大真人”的封号,其诗词集《葆光集》也流传至今,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人格魅力与文学遗产。
标签: 佛教和道教哪个更厉害 、 空相无欲则刚 、 无为现在是什么意思 、 释迦牟尼十大名句 、 天地无为也而无不为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