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平,清和真人,道家两鼻祖,以其高洁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宗教贡献,被誉为全真道的一代宗师。然而,由于金庸先生在小说《笑傲江湖》中的虚构描述,他长期以来遭受现代人的误解。
尹志平(1169-1251),字大和,号清和子,出生于河北沧州的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祖父、父亲都是知名的长者,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他自幼聪明过人,喜爱阅读儒道经典,有着超群脱俗的学识与修养。尹志平精通阴阳五行之学,被誉为“生之良能者”。
他在十四岁时拜马钰为师,但由于家庭不允,他只能偷偷学习。在十九岁时,他正式出家,在昌邑西庵接受刘处玄的法传。随后,他前往栖霞参见丘处机,并从郝大通、王处一那里学习《易》术。这段经历使得他的名声四播,无数人尊敬他。
尹志平曾在潍阳千户家东苑建立了一座玉清观,并领导众人耕作供养师友二十年。此后,他随丘处机返回燕京,并成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当元太祖征召丘处机时,尹志平陪同而行。在丘处机去世后,他继承了教职,并继续推广全真道,使其鼎盛局面得以延续。
为了尊崇全真祖师,尹志平还恢复并兴建了多座寺院,如佑德观、云台观等。他最终归隐于大房山清和观,在宪宗元年春季辞世,其遗体被许多门人守墓终身。在朝廷追赠“清和妙道广化崇教大真人”的同时,其诗词集《葆光集》也流传至今,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人文财富。
标签: 道教最霸气的话 、 道家代表人物及思想 、 充满仙气的道号 、 无为而无不为 、 老子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