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平,清和真人,道家高宗师,其德行功业如同道教的明灯,照亮了宋代的黑暗。然而,在金庸先生笔下,他成为了一个虚构的人物,让后世误解了他真正的形象。
尹志平(1169-1251),字大和,号清和子,是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与儒学有着深厚的渊源。他的祖父、父亲都是仁义之士,对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从小,他就表现出了聪慧过人,不仅喜欢读书,还精通阴阳五行,被誉为“生之良能者”。
尹志平十四岁便拜马钰为师,但因家庭阻挠,他只能偷偷学习。在父亲看来,他入道之心坚不可摧,最终允许他正式出家。十九岁那年,他在昌邑西庵正式出家,并接受了长生真人的刘处玄授业。
随后的几年里,尹志平广泛求学,从郝大通那里学习《易经》,王处一则受其法。此时,全真道开始传播开来,无数人尊敬并礼赞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一位千户将自己的东苑赠给他,以资助建立道观。经过二十年的努力,这个地方被赐名“玉清观”。
元太祖征召丘处机时,尹志平作为随行人员之一。当丘处机仙逝后,由于他的请求而成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他继任后,全真道得到了元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整个宗派达到了鼎盛阶段。
在即将辞世前夕,尹志平还专注于恢复和重建多座重要寺庙,以此彰显全真祖师的地位。而最终,在长春宫的一次祭祀仪式上,即使身患疾病仍旧主持大斋事务。这份对精神修养至关重要的心态与行动,也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幕。在去世之后,由李志常接替其职责,而朝廷则追谥为“清和妙道广化崇教大真人”。
标签: 道家个性签名 、 弘扬道教文化语录 、 对道家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 道教属于什么学 、 道家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