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平,清和真人,道家的鼻祖,他的故事深藏在宋代的历史尘埃中。金庸笔下虚构了他的形象,但他真正的一生,却是修行与教化的传奇。出生于书香门第,尹志平自幼聪慧过人,对儒道经典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洞晓天地之大脉,精通阴阳之变,被誉为“生之良能者”。十四岁便拜马钰为师,但因家庭阻力,他只能偷偷学习。
父亲最终见证了他的坚持,将他正式许可出家。当年十九岁,他在西庵正式当上了道士,并接受了刘处玄的授业。在明昌二年,与丘处机相遇后,其名声远播,成为全真道中的重要人物。他曾一度主持潍阳玉清观长达二十年,在那里耕作供养师友。
元太祖召他随行到燕京,当丘处机仙逝后,他继任成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在元统治者支持下,全真道达到鼎盛。但尹志平并未停止其修行与传承工作。他还专注于恢复和兴建祖庵,如佑德观、云台观等,以尊显全真祖师。直至宪宗元年春天,他将教务交由李志常,从此隐居于大房山清和观,最终在长春真人的羽化纪念日辞世。
朝廷追赠他“清和妙道广化崇教大真人”,其诗词歌颂集《葆光集》流传至今,而《清和真人北游语录》则记录了他的言论,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人文财富。
标签: 传统道教修炼等级 、 道法自然给我们的启示 、 中央认定道教不属于迷信 、 民法典的立法精神 、 比盘古还早的三位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