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教的人物中,是否有像张至顺这样的大师?他以米晶子为道号,曾任海南省道教协会名誉会长、西安万寿八仙宫名誉住持,以及海南省玉蟾宫住持。1912年出生于河南沈丘,他的童年经历了清末民初的动荡时期,因贫困离家乞讨。十二岁开始学艺,十七岁在陕西华山遇到刘明苍道长,从此出家,并嗣立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在道观,他从事杂役,经历了磨难和劳苦,但他的心志得到了锻炼。他因其清明的道心和独到的修行方式,被师父授予真传。
张至顺大师曾在陕西山阳天竺山修炼,与王圆吉道长学习交流。他1955年出山后,被推举为佳县白云观知客,对白云观进行管理,使其井井有条。在终南山隐居期间,他潜心修行,其高洁脱俗的品格吸引了附近居民前来求学、问医。
1992年,大师受邀到中山大学讲授养生学,并演练金刚功和长寿功。1996年,他应邀去上海弘扬道教文化,在那里受到社会各界欢迎,不仅媒体记者云集,还对他的金刚、长寿功进行了全面的报道。大师也曾去泰国弘扬,将金刚功和长寿功传授给泰国人,而泰国官员热情接待并送上了亲笔签名的名片,以示尊敬。
虽然自谦说自己没有读过书,但大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理解。在解释《道德经》中的“非”字时,大师花费半个多小时阐述其中含义,这个字代表着阴阳之德,是乾坤之大象。大師認為,這個“非”字包藏著乾坤大 道 的精髓,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深入探討。
張至順大師常說:“我是一個中國人,我們民族的文化就是這樣好的東西,我不能獨享它,要把它傳出去。”他希望每個人都能健康快樂,没有疾病。这份浓厚的情感让人们感动,而他的博大的胸怀、大智慧更是令人敬佩。
張至順大師對養生的看法獨特而深刻,並且對自己八十年的金剛長壽功感到自信。他說:“要知上山路,但問去來人”。在這個充滿宗教派別與養生術數雜亂无章時候,只有少数几个人真正懂得如何修行与养生。而真正能够不用药不打针就能达到高水平的人,更是稀缺。大師主導過四届丹道实修班,为大家详细开示内丹术,让他们对这方面有更深层次认识与体验,并激发他们的心灵追求与度量宽广。
2015年7月28日,大師圓寂於湖南省張家界市羽化登真,終身104歲。他走得很安详,并鼓励弟子们好好修行,用生命点亮更多人的心灵。
标签: 曾仕强讲解道德经全集 、 道德经最深刻的一句话 、 无为而无不为名词解释 、 禁欲太久的男人 、 道法自然高清图片